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活跃的十位诗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以钱起、卢纶为代表。他们的诗风清丽工整,承袭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传统,但少了盛唐的豪迈,多了乱世后的冷寂与感伤,成为盛唐到中唐的过渡。

排名口诀顺口溜:“钱起江上数峰青,卢纶塞外追单于,李端闺中听筝怨,司空灯下白头吟,韩翃寒食飞花句,耿湋秋日边塞心,崔峒苗发夏侯审,诗存虽少亦留名!”

大历十才子的诗如一幅幅淡彩水墨,记录了大唐盛世后的寂寥与文人内心的低回。若想感受中唐的诗风转折,可从钱起、卢纶的作品入手。

成员列表(按排名先后排序)

李端

唐代诗人

李端(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杭州司马。其诗才思敏捷,工于七言,《听筝》《闺情》等作婉丽细腻;《胡腾儿》写西域舞者,生动传神。晚年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诗兼具南朝清丽与盛唐余韵,《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对中唐诗歌通俗化倾向有一定影响。李端最著名的十首诗

卢纶肖像
卢纶的肖像

卢纶

唐代诗人

卢纶(739—799),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安史之乱中避难鄱阳,后屡试不第,经元载推荐入仕,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其诗以五七言近体见长,《塞下曲》六首写军旅生活,雄浑豪迈;《晚次鄂州》写羁旅愁思,含蓄深沉。作为大历时期边塞诗代表,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对后世边塞诗创作影响深远。《全唐诗》存其诗五卷,与钱起并称"钱卢",体现了中唐诗风的过渡特征。卢纶最著名的十首诗

吉中孚

唐代诗人

吉中孚(?—788),楚州(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出家为道士,后还俗入仕,官至谏议大夫。其诗多佚,《全唐诗》仅存《送归中丞使新罗》一首,风格清雅,可见其才情。与卢纶、钱起等交游唱和,虽存世作品稀少,但作为大历时期重要文学团体成员,其创作活动反映了中唐诗坛风貌。史料载其"神骨清虚,吟咏高雅",可知在当时诗名颇著。

韩翃肖像
韩翃的肖像

韩翃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诗工于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传诵千古,被唐德宗亲自擢用。诗风清丽含蓄,多写送别酬唱与闺情宫怨,《章台柳》词背后与柳氏的爱情故事更添传奇色彩。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创作兼具盛唐余韵与中唐新声,《全唐诗》存诗三卷,对晚唐温庭筠等诗人有一定影响。韩翃最著名的十首诗

钱起肖像
钱起的肖像

钱起

唐代诗人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载进士,官至考功郎中。其诗清丽含蓄,以五律见长,《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为传世名句。与郎士元并称"钱郎",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诗作多写山水田园与送别酬唱,兼具王维诗风之静美与杜甫诗律之精严。《全唐诗》存其诗四卷,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对中唐诗歌发展承前启后作用显著。钱起最著名的十首诗

司空曙肖像
司空曙的肖像

司空曙

唐朝诗人

司空曙(720—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进士及第,曾任水部郎中。其诗多写羁旅漂泊与自然景物,《江村即事》《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等作语言洗练,意境清幽。与卢纶为表兄弟,诗风相近,皆工于五律。作为大历诗派代表,其创作既有盛唐余韵,又见中唐新变,《全唐诗》存诗二卷,虽存世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较高,体现了中唐山水诗向通俗化发展的趋势。司空曙最著名的十首诗

崔峒

唐代诗人

崔峒(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代宗朝进士,官至右补阙。其诗多写山水隐逸与酬唱赠答,《题崇福寺禅院》《江上书怀》等作清幽淡远,颇具禅意。与钱起、卢纶等交游唱和,虽存诗仅十余首,但语言精炼,意境空灵,体现了大历诗人追求清雅的艺术倾向。《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作为中唐山水诗派代表,对贾岛等晚唐诗风有一定影响。崔峒最著名的十首诗

苗发

唐代诗人

苗发(生卒年不详),潞州(今山西长治)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乐平令,与卢纶、李端等交游唱和。其诗多佚,《全唐诗》仅存《送司空曙之苏州》一首,风格清雅,可见其才情。虽存世作品稀少,但作为大历时期重要文学团体成员,其创作活动反映了中唐诗坛风貌。史料载其"工诗,与钱起齐名",可知在当时诗名颇著,对中唐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

耿湋

唐代诗人

耿湋(生卒年不详),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二年进士,官至左拾遗。其诗多写羁旅愁思与山水田园,《秋日》《赠山老人》等作语言质朴,意境清冷。与卢纶、司空曙等交游密切,诗风相近,皆工于五律。《全唐诗》存其诗二卷,虽存世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较高,体现了大历诗人追求简淡的审美倾向,对中唐山水诗发展有一定影响。耿湋最著名的十首诗

夏侯审

唐代诗人

夏侯审(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佚,《全唐诗》仅存《咏被中绣鞋》一首,风格纤巧,可见其才情。虽存世作品稀少,但作为大历时期重要文学团体成员,其创作活动反映了中唐诗坛风貌。史料载其"工诗,与李端齐名",可知在当时诗名颇著。作为十才子中生平最隐晦者,其存在本身即体现了大历诗人群体研究的史料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