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

三曹是指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他们不仅是政治上的统治者,更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开创了“建安风骨”的文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排名口诀顺口溜:“曹操横槊赋诗篇,《观海》咏志老骥言;丕帝论文开先河,《燕歌》七言始流传;植才八斗《洛神》赋,七步成诗千古叹!父子三人领风骚,建安文学树典范。”

三曹的文学成就,不仅奠定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更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若想理解汉魏文学的转折,他们的作品是不可绕过的经典。

成员列表(按排名先后排序)

曹操肖像
曹操的肖像

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政权奠基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曹操最著名的十首诗

曹丕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文学家。曹操次子,建安文学组织者。其《典论·论文》是中国首部文学批评专著,"文人相轻"之论影响深远。诗歌《燕歌行》为现存最早完整七言诗,《杂诗》等情感真挚。擅长书信体散文,与吴质等往来书札文笔优美。编《皇览》开类书先河。虽在位仅七年,但确立九品中正制,影响中国选官制度数百年。曹丕最著名的十首诗

曹植肖像
曹植的肖像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曹植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