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他们在元杂剧(北曲)的创作上成就卓越,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巅峰。关于“四大家”的具体人选,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

周德清《中原音韵》: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最主流说法)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将白朴换为王实甫)

目前普遍采用第一种说法(关、郑、白、马),但王实甫因《西厢记》的极高成就,也常被提及。

排名口诀顺口溜:关汉卿,最刚强,《窦娥冤》里骂苍天;白朴笔下情意长,《墙头马上》会鸳鸯;马致远,秋思扬,枯藤老树写断肠;郑光祖,梦一场,《倩女离魂》为爱狂。

成员列表(按排名先后排序)

关汉卿肖像
关汉卿的肖像

关汉卿

元代著名曲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18种。作品题材广泛,揭露社会黑暗,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等经典女性形象。其剧作结构严谨,语言本色当行,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散曲亦佳,《一枝花·不伏老》展现铮铮铁骨。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戏剧影响深远,被誉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最著名的十首诗

白朴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生于汴梁(今开封),元代著名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幼经金亡之乱,由元好问抚养成人。创作杂剧16种,现存《梧桐雨》《墙头马上》2种。《梧桐雨》写李杨爱情,文辞优美,被誉为"元曲冠冕";《墙头马上》塑造了李千金这一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散曲清丽婉约,多写隐逸闲情。其剧作融合诗词意境与戏剧冲突,对元杂剧雅化有重要影响,与关汉卿本色派形成对比,展现了元曲艺术的多样性。白朴最著名的十首诗

马致远肖像
马致远的肖像

马致远

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归隐。杂剧《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文辞优美,为元杂剧代表作。散曲成就更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品多写隐逸情怀与人生感慨,风格豪放清逸,兼具诗词意境与俚俗趣味,对元散曲发展影响深远。今存杂剧7种,散曲百余首,辑为《东篱乐府》。马致远最著名的十首诗

郑光祖肖像
郑光祖的肖像

郑光祖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郑光祖(1270—1324),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代后期著名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杭州路吏,卒于杭州。创作杂剧18种,现存《倩女离魂》《王粲登楼》等8种。《倩女离魂》取材唐传奇,写张倩女魂离躯体追慕爱情,想象瑰丽,文辞优美,为元后期爱情剧代表作。其剧作结构精巧,曲词典丽,体现了元杂剧文人化倾向。虽生平记载简略,但作品艺术成就卓越,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对元杂剧发展有重要贡献,钟嗣成《录鬼簿》列于"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