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拼音xiāo sì tuó jīng mǎ , yuán cóng zhú guó lái 。

出处出自唐代李贺所作的《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意思佛寺里那匹驮经的骏马,原来是从天竺佛国归来。

注释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驮经马:汉孝明帝夜梦金人,傅毅说这金人就是“佛”,明帝乃派人去天竺国,以白马驮经而归,并立白马寺于洛阳雍门西。元:“原”的本字,即本来、原来之意。竺国:即天竺国,印度的别称。

原文链接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林逋《送思齐上人之宣城》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于谦《春日客怀》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
——杜牧《杜秋娘诗》
萧萧风雪夜,犹有一僧归。
——徐熥《逢雪宿华严阁》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姚合《过李处士山居》
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刘庭琦《从军》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
——高鼎《秋宵怀湖上》
萧疏且高卧,无意问阴晴。
——妙信《雨窗》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于濆《戍卒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