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坏

拼音dà pǔ chū sàn shī hùn dùn , liù záo xiāng rǎng gèng shèng huài 。

出处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意思倏忽当初本是一片好心,见到浑沌没有五宫十分可怜。他用七天帮助浑沌凿成七窍,七窍凿成,浑沌便一命归天。

注释大朴初散失浑沌:《庄子·应帝王》说,倏、忽二人在浑沌生活的地方相遇(“浑沌”也是一个人),倏与忽觉得浑沌没有人们都有的七窍,很是可怜,于是便助人为乐,一天帮浑沌凿一窍。浑沌本是活的,谁知七窍凿完,浑沌便死了。大朴,谓原始质朴的大道。六凿相攘更胜坏:《庄子·外物》说,人的喜、怒、哀、乐、爱、恶这六种情感是“六凿”,人有各种情绪存在,便是“六凿相攘”,不得安宁。攘,侵犯,这里指存在。

原文链接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郑板桥《题游侠图》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李峤《雪》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王应麟《三字经》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陶渊明《咏二疏》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毛泽东《四言诗·祭母文》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