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拼音shuò nán fāng yǎn gé , hé yòu zàn yáng jīng 。

出处出自唐代张九龄所作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意思朝廷刚在朔方南边平息了战事,河西地区又暂时需要整军备战。

注释朔南:指朔方南边。偃革:偃,停,止息;革,指士兵穿的甲胄,此借指士兵。偃革,停止战争河右:即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扬旌:指发生战事。

原文链接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
——刘庭琦《从军》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黄庭坚《流民叹》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沈约《昭君辞》
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宫梅寒影疏。
——杨万里《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柳宗元《早梅》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戚继光《登盘山绝顶》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杜甫《哀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