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拼音yún qǐ tài huá shān , yún shān hù míng miè 。

出处出自唐代王昌龄所作的《过华阴》。

意思云彩从华山冉冉升起,云与山相互掩映时明时暗。

注释大华山:即华山。云山:一作“山色”。明灭:谓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原文链接王昌龄《过华阴》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李白《初月》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云愁万木老,渔罢一蓑还。
——文彦博《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白居易《游石门涧》
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
——张正见《战城南》
云涛烟海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白居易《海漫漫》
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
——欧阳修《江行赠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