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拼音yīn yán cháng jié huì , sù mǎng jìng hán qiū 。

出处出自唐代骆宾王所作的《至分水戍》。

意思阴湿的石崖常凝结着晦暗的苔藓,经冬不死的宿莽竞相含纳着寒凉的秋意。

注释晦:昏暗,暗昧。宿莽:草名,冬生不死。

原文链接 《至分水戍》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李白《商山四皓》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李梦阳《古城春望》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贾岛《望山》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耶律楚材《过阴山和人韵》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黄庭坚《上大蒙笼》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文天祥《正气歌》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
——杜甫《玉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