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拼音shān bú yàn gāo , hǎi bú yàn shēn 。

出处出自两汉曹操所作的《短歌行》。

意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注释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原文链接曹操《短歌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山行应未尽,谁拂玩芳菲?
——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王昌龄《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苏轼《真兴寺阁》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王安石《送项判官》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河不可望,存没意多违。
——韦应物《同德精舍旧居伤怀》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
——王守仁《兴隆卫书壁》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