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拼音zhú gān tì tì , hé shuǐ yóu yóu 。

出处出自南北朝渔父所作的《答孙缅歌》。

意思钓鱼的竹竿又细又长,河水缓缓的流。

注释籊籊:长而细的竹竿。浟浟:(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原文链接渔父《答孙缅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李商隐《无题·幽人不倦赏》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李白《姑孰十咏·谢公宅》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白居易《村居苦寒》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章碣《焚书坑》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李贺《唐儿歌》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孟浩然《登总持寺浮图》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王勃《山亭夜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王维《登辨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