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拼音hàn gōng céng dòng bó luán gē , shì qù yīng xióng kě nài hé 。

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所作的《出都二首·其一》。

意思巍峨的汉宫辉煌壮丽,曾引发梁鸿的《五噫》之歌,惨痛的旧事已经过去,便是那英雄又怎能奈何。

注释都:这里指金国的故都——中都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自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二年(1153)把都城从上京(今属黑龙江哈尔滨)迁到燕京,至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燕京失陷,六十余年间,这里一直是金国的政权中心。汉宫:汉代宫廷,这里指汉章帝朝。伯鸾歌:即《五噫歌》。东汉扶风平陵人梁鸿,字伯鸾,家贫博学,隐居霸陵山,以耕织为业。后因事进京城洛阳,见宫室华丽,便作《五噫歌》说:“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抨击朝廷的奢华,同情人民的劳苦。汉章帝听后很不高兴,下令搜捕梁鸿。梁鸿因而改名换姓,跑到山东一带隐居。诗中是借用这一典故来抨击金朝统治者骄奢淫逸,大营宫室而不顾人民疾苦,招致了亡国之祸。事去英雄可奈何:意思是说国家已亡,机会已失,已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原文链接元好问《出都二首·其一》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杨亿《泪·锦字梭停掩夜机》
汉苑风恬飞乳燕,巴山月落诉啼鹃。
——陈䞇《锦瑟》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顾况《和知章诗》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李昂《从军行》
汉宫露密罘罳冷,秦殿灯深羯鼓焦。
——钱易《七夕作》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陈羽《九月十日即事》
汉宫有烛朱门煖,墨突无烟白屋寒。
——刘克庄《寒食清明二首·其二》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杜甫《诸将五首·其一》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高适《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汉使牧羊西节,阏氐上马琵琶。
——杨慎《燉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