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拼音yí mù sān wò fà , hòu shì chēng shèng xián 。

出处出自两汉曹植所作的《君子行》。

意思洗一次头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所以后世的人们才称他为圣贤。

注释一沐三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握发”作“一沐三捉发”。握发吐哺,就是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简化而来。意思是,洗一次头,要三次握住头发,中止洗头来接待士人。吃一顿饭,要三次把食物吐出来,来回答士人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周公勤于政事,寝食不安;二是周公礼贤下士,接待贤士特多。后世常以此形容求才殷切,礼贤下士,争取人才。如《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对公孙述不礼贤下士不满,对同伴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述)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亦或以此说明勤劳国事。如王充《论衡·书解篇》:“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谓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改法而制。”说他们虽然极忙,还能著书一立说。三国曹植《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曹操也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后人称吐握、吐哺、吐哺握发、握发吐哺,都是从这一典故引出的不同说法。

原文链接曹植《君子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吴均《赠杜容成》
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
——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裴说《中秋月》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汪遵《箕山》
一星残烛照离堂,失计游心归渺茫。
——罗邺《春夜赤水驿旅怀》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
——罗邺《鸡冠花》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汪洙《神童诗》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顾况《郑女弹筝歌》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温庭筠《塞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