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拼音yí mù sān wò fà , hòu shì chēng shèng xián 。

出处出自两汉曹植所作的《君子行》。

意思洗一次头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所以后世的人们才称他为圣贤。

注释一沐三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握发”作“一沐三捉发”。握发吐哺,就是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简化而来。意思是,洗一次头,要三次握住头发,中止洗头来接待士人。吃一顿饭,要三次把食物吐出来,来回答士人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周公勤于政事,寝食不安;二是周公礼贤下士,接待贤士特多。后世常以此形容求才殷切,礼贤下士,争取人才。如《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对公孙述不礼贤下士不满,对同伴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述)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亦或以此说明勤劳国事。如王充《论衡·书解篇》:“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谓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改法而制。”说他们虽然极忙,还能著书一立说。三国曹植《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曹操也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后人称吐握、吐哺、吐哺握发、握发吐哺,都是从这一典故引出的不同说法。

原文链接 《君子行》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卢照邻《行路难》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钱珝《未展芭蕉》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杜牧《忆齐安郡》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
——陈宝琛《感春四首·其一》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岑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白居易《折剑头》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释文兆《宿西山精舍》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白居易《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