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拼音fú xìng cháng qīng jìng , hé chù yǒu chén āi ! 出处出自唐代慧能所作的《菩提偈四首·其一》。 意思只要佛性清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注释佛性: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何处有尘埃: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净心戒规》云:“云何名尘,沾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 原文链接 《菩提偈四首·其一》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佛火悬青嶂,钟声下翠微。 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