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拼音yǒu shí bù kěn yán , qǐ bù zài fá guó 。

出处出自魏晋陶渊明所作的《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意思有时沉默不肯言,岂非国事不敢说?

注释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原文链接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八》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诗经《周颂·潜》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纳兰性德《咏笼莺》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诗经《周颂·有瞽》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高适《行路难二首·其二》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
有时凝思如入定,暗覆一局谁能知。
——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汉乐府《有所思》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佚名《龙蛇歌》
有女悲初寡,无儿泣过门。
——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陂陀。
——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