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拼音yú yáng pí gǔ dòng dì lái , jīng pò ní cháng yǔ yī qǔ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

意思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注释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原文链接白居易《长恨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晏殊《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潘阆《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李白《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渔舟唱晚忽分手,有怀投笔龙蛇走。
——霍与瑕《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韩愈《桃源图》
渔弟渔兄不知数,满前指点安得误。
——严遂成《游武陵溪书桃花源记后》
渔歌欸乃声高下,远树溟蒙色有无。
——杨万里《烟雨楼》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王守仁《南庵次韵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