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拼音rén zhī chū , xìng běn shàn 。 xìng xiāng jìn , xí xiāng yuǎn 。

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所作的《三字经》。

意思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原文链接王应麟《三字经》原文翻译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人言可医国,何用太早计。
——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劝学》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韩愈《山石》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