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拼音rén zhī chū , xìng běn shàn 。 xìng xiāng jìn , xí xiāng yuǎn 。

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所作的《三字经》。

意思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原文链接 《三字经》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杜甫《无家别》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
——萨都剌《玉山道中》
人烦马殆禽兽尽,百里腥膻禾黍稀。
——郑嵎《津阳门诗》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人生通塞未可保,莫将闲事索心田。
——张咏《与进士宋严话别》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卢照邻《元日述怀》
人有齿马,服以上刑。
——梁佩兰《养马行》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张华《轻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