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拼音qiǎo yǔ lǚ céng zāo yì yǐ , sōu cí liáo fù tuō qiōng qióng 。

出处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五》。

意思自己多次因言辞机敏而遭诬陷,就像马援遭 “薏苡之谤” 般蒙冤;只能姑且用“芎藭” 这类事物委婉表达情感。

注释薏苡:指薏苡之谤,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比喻蒙受不白之冤。其核心语义源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以薏苡祛瘴,归朝时载回一车作种,死后被诬陷为私运珍宝,致家族蒙冤不得归葬,后经六次申辩方得昭雪。廋词:指将含义隐藏在言辞中的隐语。

原文链接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五》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陈师道《归雁二首·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李商隐《北齐二首·其二》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一》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岑参《裴将军宅芦管歌》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李商隐《流莺》
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萧衍《子夜歌二首·其二》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
——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