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拼音zhǎng zhě zǐ lái zhé xiàn gài , pì zhī fú qù kōng liú xuē 。

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所作的《安平公诗》。

意思长者一来,佛寺中人就献上能遮阳避雨的车盖,离去之时只留下众人送行的脚印。

注释长者:佛经称具备十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者为长者。辟支佛:佛教语。《水经注》:“于阗国城一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此二句写佛寺情景,暗喻崔戎及随从每至佛寺必有所施舍供献,以及崔戎去时,众人拥留实况。

原文链接李商隐《安平公诗》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曹植《白马篇》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杜甫《乐游园歌》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李白《梁甫吟》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李白《寄远十一首·其九》
长眉鬒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洟。
——郑嵎《津阳门诗》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吴兆骞《长白山》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李群玉《石头城》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崔护《五月水边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