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拼音liǎng àn fēng yān hóng shì huǒ , cǐ xíng dāng kě wèi tóng chóu 。

出处出自近代朱德所作的《出太行》。

意思黄河两岸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开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这次去重庆谈判,一定要促使谈判成功,使全国一致共同对敌,以之告慰全国抗日军民。

注释烽烟:本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夜间举火;这里用来比喻战争。此行:指1940年5月诗人去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同仇:见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本谓齐心合力,打击敌人;这儿用作名词,指共同抗击日寇的全国军民。

原文链接 《出太行》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温庭筠《懊恼曲》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李白《古风·五鹤西北来》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馀。
——左延年《秦女休行》
两士风流对酒樽,四无人声鸟语喜。
——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辛延年《羽林郎》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杜甫《偶题》
两君相见望贤顿,君臣鼓舞皆歔欷。
——郑嵎《津阳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