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拼音liǎng àn fēng yān hóng shì huǒ , cǐ xíng dāng kě wèi tóng chóu 。

出处出自近代朱德所作的《出太行》。

意思黄河两岸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开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这次去重庆谈判,一定要促使谈判成功,使全国一致共同对敌,以之告慰全国抗日军民。

注释烽烟:本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夜间举火;这里用来比喻战争。此行:指1940年5月诗人去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同仇:见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本谓齐心合力,打击敌人;这儿用作名词,指共同抗击日寇的全国军民。

原文链接朱德《出太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刘基《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两心之外无人知。
——白居易《潜别离》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
——徐渭《竹·其一》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李白《白头吟二首·其一》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刘禹锡《叹水别白二十二》
两相思,两不知。
——鲍照《春日行》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韦应物《逢杨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