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拼音yě sì huāng tái wǎn , hán tiān gǔ mù bēi 。

出处出自唐代岑参所作的《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意思黄昏时分原野中的三会寺及荒凉的苍颉台,凄凉的寒风一阵一阵地摇曳着古树的枯枝。

注释三会寺:座落在唐代长安县西南二十里的宫张村,相传为苍颉造书堂。苍颉:一名仓颉,上古黄帝时史官。又称皇颉、颉皇、黄帝史。传其仰观奎星员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像,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曰古文。为了纪念苍颉这一伟大的功绩,古代很多地方都有关于苍颉的庙堂及种种古迹。

原文链接岑参《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三》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于濆《野蚕》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
——梅尧臣《红梅》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镂马对樗蒱。
——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苏轼《初发嘉州》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三》
野人一夜梦入塞,走马手提铁节鞭。
——萨都剌《寒夜闻角》
野人卧病不得眠,呜呜画角声凄然。
——萨都剌《寒夜闻角》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吕本中《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