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拼音xī xíng yī zì shī , tíng wǔ qì shǐ sàn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意思晨起沿着小溪前行,衣服不知不觉被雾气沾湿,到了中午时分雾气才渐渐消散。

注释亭午:正午,中午。

原文链接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杨万里《晚归遇雨》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柳永《六幺令·淡烟残照》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辛弃疾《生查子·游雨岩》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苏轼《赠东林总长老》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刘禹锡《伤愚溪三首·其一》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其一》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洪升《雪望》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吴融《溪边》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王士祯《将至桐城》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杨万里《三江小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