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拼音wéi yǒu mǔ dān zhēn guó sè , huā kāi shí jié dòng jīng chéng 。

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所作的《赏牡丹》。

意思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李濬《松窗杂录》:“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 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上闻之,嗟赏移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认为此为作者用来喻指革新人士。花开时节动京城: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动,震动,轰动。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如陶敏等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瞿蜕园笺证的《刘禹锡集笺证》、吴钢等选注的《刘禹锡诗文选注》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原文链接刘禹锡《赏牡丹》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李贺《苦昼短》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朱超《舟中望月》
唯有瓴甋苔,如见蜘蛛织。
——萧纲《有所伤三首·其二》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一》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别州民》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杜甫《别房太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