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

拼音lóng hǔ tái gāo qiū yì duō , cuì huá lái rì shì luán pō 。

出处出自元代马祖常所作的《龙虎台应制》。

意思龙虎台集中了大批文士应诏赋诗,帝驾就像唐德宗时的鸾坡一样。

注释龙虎台: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军都山,距居庸关二十五里,以群山拱卫如龙虎得名。应制:应皇帝之命而写作诗文,称应制,内容多为歌功颂德。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以翠羽为饰的旗子。这里代指帝驾。鸾坡:本为长安金鸾殿旁的坡名。此代指帝宫。元帝出巡,例带蒙古包随行,临时安排住宿,豪华似宫殿,故云“似鸾坡”。

原文链接 《龙虎台应制》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李商隐《吴宫》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秦王饮酒》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杜甫《曲江对雨》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李白《白马篇》
龙宫御榜高可惜,火焚牛挽临崎峗。
——郑嵎《津阳门诗》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