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拼音dì dào bā líng běi , tiān shān ruò shuǐ dōng 。

出处出自唐代卢照邻所作的《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意思(孟学士)要通过三峡前往巴陵的北边,(而我)经过天山到达弱水的东边。

注释地道:隘道,此当指长江三峡一带狭窄处。巴陵:郡名,唐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市)。天山:指横亘在今肃、青海一带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唐时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弱水:古人称浅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为弱水,意为水弱不能胜舟;传说甚至有不胜芥或不胜鸿毛的。古籍所载弱水甚多,这里指西北绝远之处,即今青海一带。

原文链接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李商隐《隋宫》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李白《金陵三首·其一》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李商隐《春宵自遣》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
——陆游《山南行》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咏史》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