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拼音shí jiā là zhú hé céng jiǎn , xún lìng xiāng lú kě dài xūn 。

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所作的《牡丹》。

意思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注释石家蜡烛何曾剪: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原文链接 《牡丹》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杜牧《池州废林泉寺》
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泪泣秋风客。
——李俊民《闻蔡州破》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屈原《九歌·湘君》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韦应物《石鼓歌》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
——李贺《假龙吟歌》
石潭倒映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
——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王安石《初夏即事》
石径可行苔色厚,钓竿时斫竹丛疏。
——杜荀鹤《戏题王处士书斋》
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