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拼音xiù lóng huà zhì tián gōng jǐng , yě huǒ fēng qū shāo jiǔ dǐng 。

出处出自唐代温庭筠所作的《鸡鸣埭曲》。

意思皇帝的龙袍、后妃的霞帔连同穿的人一起,都被抛进了宫中的井里;象征国家的九鼎宝器被风赶到熊熊的野火中吞没。

注释画雉:借指后妃。曾益等笺注:“王后之上服曰袆衣,画翚雉之文于衣也。《南史》:隋军克台城 ,贵妃与后主俱入井。”九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原文链接 《鸡鸣埭曲》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胡令能《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洞《绣岭宫词》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萨都剌《燕姬曲》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徐铉《梦游三首·其二》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五》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张九龄《归燕诗》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绣祤衣褓日屃赑,甘言狡计愈娇痴。
——郑嵎《津阳门诗》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萧衍《子夜四时歌·绣带合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