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拼音xiù lóng huà zhì tián gōng jǐng , yě huǒ fēng qū shāo jiǔ dǐng 。

出处出自唐代温庭筠所作的《鸡鸣埭曲》。

意思皇帝的龙袍、后妃的霞帔连同穿的人一起,都被抛进了宫中的井里;象征国家的九鼎宝器被风赶到熊熊的野火中吞没。

注释画雉:借指后妃。曾益等笺注:“王后之上服曰袆衣,画翚雉之文于衣也。《南史》:隋军克台城 ,贵妃与后主俱入井。”九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原文链接温庭筠《鸡鸣埭曲》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洞《绣岭宫词》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萨都剌《燕姬曲》
绣祤衣褓日屃赑,甘言狡计愈娇痴。
——郑嵎《津阳门诗》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于鹄《长安游》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李山甫《寒食二首·其二》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杜牧《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其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贯休《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