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拼音qiū fēng yè dù hé , chuī què yàn mén sāng 。

出处出自唐代王昌龄所作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意思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

注释雁门:唐代州属县,县有西陉关,即雁门关,为边防重地,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原文链接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秋成准拟重来此,沉醉何妨一榻眠。
——牟融《陈使君山庄》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
——章孝标《瀑布》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郎士元《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柳宗元《南涧中题》
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
——杜甫《严氏溪放歌行》
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
——李山甫《寄太常王少卿》
秋夜长,夜长乐未央。
——王融《奉和秋夜长》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刘沧《晚归山居》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田锡《塞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