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攘蒙霿,开海门

拼音pī rǎng méng méng , kāi hǎi mén 。

出处出自唐代柳宗元所作的《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意思拨开层层迷雾,开辟郡邑海门。

注释披攘:拨开。霿:同“雾”。

原文链接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王禹偁《对雪》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王夫之《杂诗四首·其四》
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
——曹丕《陌上桑》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王勃《圣泉宴》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白居易《红线毯》
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
——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李端《闺情》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王维《辋川别业》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