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拼音zhòng ní zhù chūn qiū , biǎn gǔ cháng kǔ chī 。

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所作的《寄滁州欧阳永叔》。

意思仲尼写成《春秋》一书,一字寓褒贬,宛若鞭打痛到骨髓里。

注释仲尼:孔子(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原文链接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杜审言《旅寓安南》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八》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孟浩然《岁暮海上作》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