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拼音bù qǔ fán chái jiān zhào chéng , kě lián guāng cǎi yì hé shū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一》。

意思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注释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这就不能发现真伪的区别。燔(fán)柴:《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为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殊:异。

原文链接 《放言五首·其一》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白居易《红线毯》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韩驹《题李伯时画太乙真人图》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美暇徘徊?
——杨万里《过下梅》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江淹《咏美人春游》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汉乐府《相逢行》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白居易《太行路》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范云《送别》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白居易《真娘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