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南,赤山北

拼音bái shān nán , chì shān běi 。

出处出自唐代岑参所作的《优钵罗花歌》。

意思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

注释白山:即天山。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原文链接岑参《优钵罗花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佚名《明月皎夜光》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李白《流夜郎题葵叶》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蔡文姬《悲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杜甫《寄常徵君》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元好问《外家南寺》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
——李白《东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