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拼音bǎo qì yuàn hé rén ? hé shì yǒu qí qiān 。

出处出自两汉曹植所作的《赠徐干》。

意思宝物被弃该怨谁人?卞和如怀璞不献也自有过失。

注释宝弃:珍宝被遗弃。宝:喻徐干这样富有贤才的人。和氏:指知人者。以上两句用和氏璧事。《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中,奉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xiàng)之。玉人曰:‘石也。’刖(yuè)和氏左足。武王薨(hōng),成王即位,和氏又献之。玉人又曰:‘石也。’刖其右足。成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楚山之下。王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石焉,遂名曰和氏之壁。”这里和氏,为诗人自喻。

原文链接曹植《赠徐干》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温庭筠《春日》
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李白《东武吟》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
宝炬烟销尽,金炉炭未残。
——曹寅《咏红述事》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李白《猛虎行》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曹植《名都篇》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李白《古风·宝剑双蛟龙》
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班固《宝鼎诗》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