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拼音yú chuān lái zǐ yǎn , liǔ duàn wǔ ér yāo 。

出处出自唐代李贺所作的《感春》。

意思一文不名,只有像来子钱一样的穿眼榆荚,不见舞妓,倒有比舞妓细腰更柔软的柳条。

注释莱子眼:古钱币名,即耒子。南朝宋废帝刘子业所铸二铢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无轮郭、不磨凿者,谓之“耒子(莱子眼)”。柳断舞儿腰:源自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舞儿腰,形容柳枝柔软。

原文链接 《感春》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孟郊《洛桥晚望》
榆荚祗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韩愈《晚春二首·其二》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华寻去月轮移。
——李商隐《一片》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李贺《残丝曲》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