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拼音shàng shān chī zhāng lù , xià shān chī niú yáng 。

出处出自隋代无名氏所作的《隋大业长白山谣》。

意思他以獐鹿、牛羊为食,保持着勇猛豪放的生活习性。

原文链接无名氏《隋大业长白山谣》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杜甫《遣兴五首·其四》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戎昱《苦哉行五首·其二》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曹丕《善哉行二首·其一》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
——杜牧《西江怀古》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正月》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杜甫《壮游》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佚名《上山采蘼芜》
上山迟,下山疾。
——王建《短歌行》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李白《长相思·其一》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