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拼音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出处出自唐代虞世南所作的《》。

意思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注释垂緌: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清露:清纯的露水。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流:发出。疏桐:高大的梧桐。

原文链接虞世南《蝉》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施闰章《舟中立秋》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苏轼《栖贤三峡桥》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高适《金城北楼》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李贺《三月过行宫》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储光羲《钓鱼湾》
垂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
——姜夔《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孟浩然《万山潭作》
垂鞭缓辔饶间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刘敞《微雨登城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