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血泪诉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拼音shēng shēng xuè lèi sù chén yuān , tí qǐ bā líng mù yǔ hūn 。

出处出自清代黄景仁所作的《闻子规》。

意思杜鹃昼夜不停地啼叫诉说自身的冤屈,让整个巴陵都笼罩在傍晚的烟雨中。

注释沈: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暮雨:傍晚的雨。

原文链接 《闻子规》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王昌龄《江上闻笛》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白居易《慈乌夜啼》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
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王夫之《太傅瞿公式耜》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淫。
——王逸《九思·其七·伤时》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刘彻《天地》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
——释志璿《偈五首·其四》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苏轼《泛颍》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施闰章《钱塘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