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血泪诉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拼音shēng shēng xuè lèi sù chén yuān , tí qǐ bā líng mù yǔ hūn 。

出处出自清代黄景仁所作的《闻子规》。

意思杜鹃昼夜不停地啼叫诉说自身的冤屈,让整个巴陵都笼罩在傍晚的烟雨中。

注释沈: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暮雨:傍晚的雨。

原文链接黄景仁《闻子规》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王昌龄《江上闻笛》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薛涛《蝉》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王维《青溪》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王禹偁《官舍竹》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白居易《题元八溪居》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王昌龄《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王昌龄《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白居易《慈乌夜啼》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