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拼音xiāo shū yě shēng zhú , bēng bō duō nián shí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游石门涧》。

意思野竹疏疏散散地长着,山石风化剥落,情境荒僻落漠。

注释萧疏:希散的样子。崩剥:纷乱、剥落。

原文链接白居易《游石门涧》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
——杜牧《杜秋娘诗》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一》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孔尚任《甲午元旦》
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刘庭琦《从军》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
——高鼎《秋宵怀湖上》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牟融《写意二首·其二》
萧疏且高卧,无意问阴晴。
——妙信《雨窗》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于濆《戍卒伤春》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李白《古风·蟾蜍薄太清》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