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拼音hú qín jīn rì hèn , jí yǔ xiàng tán cáo 。

出处出自唐代李贺所作的《感春》。

意思弹起胡琴,借以抒发今日的愁恨,频繁急切的乐声扑向那紫檀琴槽。

注释胡琴:古乐器名。古代泛称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有时指琵琶,有时指忽雷等。约宋元开始,亦为拉弦乐器之称。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王琦汇解:“唐人所谓胡琴,应是五弦琵琶耳。檀槽,谓以紫檀木为琵琶槽。”

原文链接李贺《感春》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杜甫《留花门》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杜甫《留花门》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杜甫《潼关吏》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杜甫《西阁曝日》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杜甫《清明二首·其一》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