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拼音bā jiǎo yán dú zǎo , èr yuè wén má shēng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蚊蟆》。

意思巴蜀边地湿热气来得早,二月便有蚊虫蟆子滋生扰。

注释蟆:蚊类小虫。色黑而小,叮咬人成疮。徼:边地。炎毒:酷热。

原文链接 《蚊蟆》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安邑坊女《幽恨诗》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二首·其一》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陆游《秋夜怀吴中》
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
——陈与义《居夷行》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李商隐《巴江柳》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于鹄《巴女谣》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杜甫《阆水歌》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杜甫《十六夜玩月》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