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拼音cháng kǒng biàn tóng wū xiá sàn , yīn hé chóng yǒu wǔ líng qī ?

出处出自唐代薛涛所作的《牡丹》。

意思常担心这样离别,就像那巫山云雨那样一散不复聚,为什么又会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

注释巫峡散:典出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武陵期: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唐人多把武陵渔人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王涣《惘怅诗》。

原文链接 《牡丹》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
——李白《感兴八首·其六》
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
——谢灵运《种桑诗》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白居易《题浔阳楼》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
——高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文鉴《题马迹山》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李白《古风·燕赵有秀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陶渊明《有会而作》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白居易《游石门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