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拼音kōng sè zài xuān hù , biān shēng lián gǔ pí 。

出处出自唐代高适所作的《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意思从佛殿窗户传出僧人们抑扬顿挫朗读佛教经典的声音,漫山野遍,人声鼎沸,还有那军队练武的鼓声铿锵。

注释空色:《般若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处以佛教术语指代佛塔周围的景色。鼓鼙:即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中所用,乐队中也用。

原文链接高适《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张说《灉湖山寺》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洗练》
空山有雪相待,古路无人独还。
——顾况《归山作》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李白《代秋情》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一》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李商隐《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李贺《古悠悠行》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马戴《灞上秋居》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岑参《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