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拼音qín zhēng hé kāng kǎi , qí sè hé qiě róu 。

出处出自两汉曹植所作的《箜篌引》。

意思秦筝弦音高亮,齐瑟柔和绵长。

注释秦筝:筝原是五弦乐器,后来秦人蒙恬将之改变成十二弦,故称秦筝。慷慨:指秦筝声调的激昂。齐瑟:瑟是古代弦乐器,种类繁多,其弦多者有五十根,少者十几根。《战国策·齐策》载,苏秦曾云:“临淄其民无不鼓瑟也。”因为这种弦乐器为临淄人普遍使用,所以称为齐瑟。和:指瑟声的和谐。柔:指瑟声的轻柔。

原文链接 《箜篌引》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其九·歌舞》
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
——王维《冬日游览》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李白《登新平楼》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二》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刘禹锡《昏镜词》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
——左延年《秦女休行》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王安石《兼并》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曹植《三良诗》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李商隐《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