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拼音rì luò zhòng shān hūn , xiāo xiāo mù yǔ fán 。

出处出自唐代李端所作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意思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

注释萧萧:象声词,形容雨声。暮雨:傍晚的雨。

原文链接李端《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齐己《蝴蝶》
日日心来往,不畏浙江风。
——姚合《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白居易《八骏图》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柳宗元《觉衰》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李白《游泰山六首·其五》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
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九》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