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拼音yìng tián xuán gǔ , táo qìng zhù yǔ 。 jì bèi nǎi zòu , xiāo guǎn bèi jǔ 。

出处出自先秦诗经所作的《周颂·有瞽》。

意思既有小鼓和大鼓,鞉磬柷敔列停当。乐器齐备就演奏,箫管一齐都奏响。

注释应:小鼓。田:大鼓。县:“悬”的本字。鞉:一种立鼓。一说为一柄两耳的摇鼓。磬:玉石制的板状打击乐器。柷:木制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音乐开始时击柷。圉:即“敔”,打击乐器,状如伏虎,背上有锯齿。以木尺刮之发声,用以止乐。既:已。备:安排就绪。乃:语助词。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以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器,即笛子之类的乐器。

原文链接诗经《周颂·有瞽》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陈子昂《轩辕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高适《别刘大校书》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王安石《贾生》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白居易《缭绫》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卢照邻《战城南》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白居易《慈乌夜啼》
应门但迎埽,畏有山僧来。
——王维《宫槐陌》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莲花》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苏轼《屈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