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拼音xià shēng zhà zhuì shí shěn zhòng , gāo shēng hū jǔ yún piāo xiāo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意思低音骤落如巨石沉渊,高音陡升若流云飘摇。

注释飘萧:飘动,飞扬貌。

原文链接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岑参《登古邺城》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温庭筠《过五丈原》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佚名《驱车上东门》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顾况《游子吟》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卢纶《题云际寺上方》
下有两真人,举趐翻高飞。
——曹植《苦思行》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崔国辅《古意·净扫黄金阶》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毛铉《幼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