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拼音shān zé jiǔ jiàn zhāo , hú shì nǎi chóu chú ?

出处出自魏晋陶渊明所作的《和刘柴桑》。

意思久已招我隐庐山,为何犹豫仍不前?

注释和:以诗歌酬答,并依照别人的诗歌的题材和体裁而作。刘柴桑:据《莲社高贤传》,真名为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初任某官府参军,太元中期至隆安初年历任荆州宜昌县令、江州柴桑县令。入宋后隐居不仕,人又称之刘遗民。元康《肇论疏》说“自谓是国家遗弃之民,故改名遗民”。与陶渊明、周续之合称“浔阳三隐”。著有《玄谱》一卷,《刘程之集》五卷。因为刘曾作柴桑县令,故诗人称其为刘柴桑。山泽:山林湖泽,代指隐居之处。这里指刘遗民劝作者隐居庐山。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胡事:为何,为什么。乃:竟,竟然。踌躇:犹豫不决,驻足不前。

原文链接 《和刘柴桑》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汉乐府《上陵》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王安石《两山间》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元好问《读书山雪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郑板桥《窘况为许衡州赋》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苏伯玉妻《盘中诗》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
——姚燧《满庭芳·天风海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