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

拼音yě chù piān yí xià , pín jiā bù yàn qíng 。

出处出自宋代韩淲所作的《五月十日》。

意思住在郊野的人,没有暑气的侵扰,最适宜夏季的气候,贫苦人对晴天也特别地盼望。

注释野处:指在乡野居住。贫家:穷人家。

原文链接 《五月十日》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文同《北斋雨后》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施闰章《过湖北山家》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陈造《望夫山》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骆宾王《冬日野望》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高适《淇上别业》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岑参《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温庭筠《南湖》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刘叉《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