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拼音jiāng lóu wú zhú lù qī qīng , fēng dòng láng gān xiào yǔ míng 。

出处出自明代汤显祖所作的《天竺中秋》。

意思我伫立在江楼上,楼上没有点灯,这时夜露已降临,略带寒意。晚风轻轻吹动楼前的翠竹,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注释天竺:指天竺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露:露水。凄清:微寒。琅玕:原为神话中的宝树,《荀子·正论》注:“琅玕似珠,昆仑山有琅玕树。”后人遂常以琅玕比喻秀竹,如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明:清晰可闻。

原文链接 《天竺中秋》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李绅《宿扬州》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八》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曹植《杂诗七首·其五》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王勃《冬郊行望》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袁枚《谒岳王墓》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刘克庄《梦赏心亭》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白居易《江楼闻砧》
江南一枕梦,高卧听鸣桹。
——黄庭坚《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一》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