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拼音sān jìn yún shān jiē běi xiàng , èr líng fēng yǔ zì dōng lái 。

出处出自唐代崔曙所作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意思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

注释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原文链接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三百六旬如去箭,肯教襟抱落闲愁。
——邵雍《岁暮自贻》
三年未为苦,两郡非不达。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李白《猛虎行》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白居易《牡丹芳》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
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
——陆游《大风雨中作》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苏轼《游博罗香积寺》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温庭筠《懊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