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拼音sān jìn yún shān jiē běi xiàng , èr líng fēng yǔ zì dōng lái 。

出处出自唐代崔曙所作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意思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

注释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原文链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
——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三首·其三》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班固《灵台诗》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吴融《闲望》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
——杨基《遇史克敬询故园》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王应麟《三字经》
三危上蔽日,九折杳连云。
——刘孺《相逢狭路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佚名《增广贤文·其三》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佚名《增广贤文·其二》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佚名《增广贤文·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