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拼音gāo zuò jì liáo chén mò mò , yī fāng míng yuè kě zhōng tíng 。

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所作的《生公讲堂》。

意思讲经的高座冷落得积满灰尘,只见一片月光正映照着庭院中。

注释高坐: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寂寥:冷落萧条。一方: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可中庭:可:正,恰恰;当,对着。中庭:院子。

原文链接刘禹锡《生公讲堂》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
——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林景熙《溪亭》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白居易《宿灵岩寺上院》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左思《咏史八首·其六》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
——王维《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王维《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